2024年7月,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员会议,审议通过了《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精确指出“聚焦建设美丽中国,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,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方面转型新机制,推动生态优先、节约集约、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。”
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进入绿色化、低碳化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,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绿色、低碳、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助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,以可持续发展保障民生环境。
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固废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,聚焦减污降碳、协同增效,是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的中坚力量,尤其是在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,被赋予了更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价值。启迪环境000826)作为固废处置领域的践行者,一直在探索和迭代如何建立具有自身优势的“零碳能源体系”,不断挖掘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“新增长极“,摆脱传统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,以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为路径,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坚实基础。
涟水县,位于江苏省淮安市,是中国数万县乡级行政区中的一员。最初,也是以垃圾填埋为主,但随着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,各地纷纷开始建设美丽乡村。启迪环境涟水项目在设计之初就以打造“清洁、环保、循环、智能”的标杆示范项目为目标,通过创新技术引进和高效运营,实现了当地生活垃圾无害化、减量化、资源化的绿色目标,让涟水县生活垃圾处理告别“填埋时代”,进入“焚烧再利用”时代,再步入 “零碳智能化”综合性垃圾能源站,不断迭代,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。
到今年8月,涟水项目正式运营刚好4年,承载了涟水县12个乡镇、4个街道、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的生产、生活环境保障,服务当地人口约82万人次,通过垃圾焚烧技术不断改造和升级,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29.2万吨,年发电量1亿kwh,年节约标煤3.8万吨,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,成为绿色乡村基本的建设的样板项目,多次获得城管系统先进工作单位,镇十强工业公司,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。
结合涟水县本地的垃圾处理需求,除了对厨余垃圾、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,还协同处置了医疗废弃物残渣、农业废弃膜以及企业产生的普通工业固废。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,变废为宝,打破了传统垃圾发电项目单一能源的输出,打造出多种垃圾协同处理、多种能源按需输出、系统能效总体优化的新型垃圾发电站,正在慢慢地实现成为“清洁、环保、循环、智能”标杆示范项目的目标,在清洁生产、优化减排的同时,探索出一条“绿色发展”的新路子。
新型垃圾发电站积极发挥热电联产优势,为涟水县大东镇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提供集中供热,这一举措实现了再生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循环利用,减少了企业自建锅炉的需求,也降低了污染物排放,节约了能源消耗。通过这一种创新联产模式,对于发挥产业集群力量,进一步研发创新科技,激发地方资源禀赋优势,助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方向转型都起到了积极的驱动作用,同时也提升了涟水县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营商环境,为周边地区创造出百余个就业机会,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。
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与行业生产的融合应用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以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的绿色生产力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的号召,启迪环境零碳能源中心研发团队不断探索和技术创新研发,荣获2项发明专利和20项实用新型专利,并结合专利以及项目真实的情况,通过循环水系统、给水泵、风机、屋顶无动力风球等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,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设备能耗,提高了设备利用率,实现了项目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提高3%以上的目标。同时,严控项目烟气排放值,杜绝处置废弃物产生的二次污染,实现了环保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。
将生活污染垃圾转变成清洁绿色电能,可以有效化解 “垃圾围城”,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大幅度的提高,提升城市社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。涟水项目不仅是涟水县“无废”城市建设,增进民生福祉的参与者、建设者,也是践行国家“双碳战略”城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实践者、贡献者,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助推零碳能源产业的推动者、先行者。
与此同时,启迪环境各项目积极践行社会环保责任,面向地方公众科普宣传垃圾处理、烟气、渗滤液、飞灰无害化处理工艺,以及炉渣综合利用等全产业链处置及循环低碳生产模式,为公众提供更多直面认识环境、保护自然环境的窗口,以及垃圾分类及焚烧科学知识方面的学习,引导社会各界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,促进无废城市建设,消除社会公众对垃圾焚烧的恐惧和抵触情绪,化邻避为邻利。
未来,启迪环境将继续深耕垃圾发电领域,不断探索新型环保能源技术和高效、绿色生产力发展模式,助推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更健全,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提升核心竞争力,打造零碳能源产业“新增长极”。